威尼斯-WWW.37000cm.COM|创新 合作 共赢

icon
../../hdupf/gimg/202107/20210728090413_772665.png
icon

NEWS

新闻中心

智能安防下沉时代,智慧城市能挑起“大梁”吗?

作者:安防知识网 来源: 安防知识网 更新于:2020年01月15日 04时 阅读:0

前言:随着智能安防时代的到来,更为智能化的安防行业已不仅仅是完成对全城立体化监控那么简单。在AI、IoT、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号召之下,沉积多年的名词——智慧城市也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并愈发热烈起来。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安防行业出现了不少新鲜字眼:复眼、多摄、数据治理、算法商城、数据融合……以及随着行业应用不断下沉,百家争鸣已成为安防行业的真实写照,各家安企正不余遗力打磨产业亮点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不过,孤军奋战并不是当下安企的发展核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放技术,加入到与合作伙伴的生态建设中去。而关于这点,在当下屡次登上热门的智慧城市建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智能安防驱动智慧城市建设迎来发展高潮

智慧城市在十多年前就已被谈及,但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除了欧洲、北美等地区取得质的进展之外,中国智慧城市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直到2014年。智慧城市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后,智慧城市才开始成为了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

国家网信办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由此可见,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技术的进步,其涉及安防、经济、会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需要政府、企业、人民三方合力共建。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上升为国家战略只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奠基石,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来袭,才使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迎来发展高潮。尤其是在这波智能安防的驱动之下。

尽管智能安防技术也是在近些年才得到较快的发展,但这丝毫不影响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渗透。反观这几年,智能安防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安全“保护神”:在公共安全领域,以公安为主的竞争已经趋近白热化,视频结构化、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在人脸布控、出入境管理等公安业务中成效凸显;在交通领域,交通大脑、智能交通、智慧停车等概念已经完全落地,城市的运行效率、出入安全大大提升;以及在社区建设、教育、医疗、家庭、应急管理、能源、金融、零售、文旅等各类社会领域建设中,智能安防技术均已全面开花,将社会生产生活的安防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细究以上种种,不论是公安、交通、教育,还是金融、能源、社区、医疗等等,均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智能安防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国际数据公司最新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这个人口占据全球近六分之一的亚洲国家,其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超过全球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遥遥领先,并从未吝啬过。

智慧城市建设重心逐渐向城市运营体系转移

当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聚焦在能源管理与基础设施、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治理以及智能交通三大板块,而这三大板块的核心依旧围绕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而进行。但智慧城市的本质并不止是依靠视频监控系统对城市进行全天候、360度无死角监控,更在于通过科技手段便捷人类生活。而就这一本质来看,当下智慧城市建设远远没有达到。

既然视频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那怎样的智慧城市建设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城市大脑?城市操作系统?还是促发新的建设体系的出现?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基于视频监控打造的立体防控体系,城市运营开始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发力点。“智慧城市的建设光靠技术支撑远远不够,城市运营服务也应与城市发展建设相结合,专业的城市运营队伍将加强城市智能化建设的体验感。”商汤科技副总裁、智慧城市综合业务事业群CTO闫俊杰博士如是认为。

于是,在智慧城市新理念的转变下,越开越多的企业争相发力城市的数据流通、数据服务环节,创新设计构建全新且智能的城市运营平台。诸如被视为智慧城市共建共享的抓手——智慧路灯,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热门风口。

城市信息资源采集入口、推动城市照明体系升级、助力城市可视化数据中心建设……“目观”城市所有大小事件的智慧路灯,迅速搭建了一套最为便捷和迅速的城市感知体系,改变人类生活和管控的方式,创新城市运营管理模式。

而除了智慧路灯,各类城市大脑也助力了以运营为主的智慧城市新体系的形成。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城市大脑将城市交通、政府政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管理等构建为一个后台管理系统,通过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打通不同管理平台,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推动城市数据化管理,实现城市治理模式、服务模式以及运营模式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智慧城市而言,城市运营不止是一种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还是突破城市不同部门之间各方面壁垒的不二入口,是城市的“心脏”,智慧城市得以落地的重心。这个高效协同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负责城市相关信息的整合共享、实时监控,实现多部门的协同,并通过应用平台提供开放式的服务,处理城市应急事件和城市公共服务事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合理经营城市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挑起智能安防“大梁”?智慧城市还有点难

公开信息显示, 2019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落地元年。其中,智慧城市的深入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需求,包括BATJ、AI四小龙、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科大讯飞等在内的不同行业龙头纷纷瞄准智慧城市抢滩登陆。

德勤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 超级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向》显示,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最近几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其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火热的国家,试点城市占全球48%,数量达到430+ ,超过欧洲全域。这似乎在暗示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超大工程。

但即使被冠上“全球性超大的工程”的美名,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智慧城市能够挑起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智能安防产业的“大梁”。

中星技术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施清平在谈及当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时提到:“智慧城市的建设拥有巨大的市场,将是长期性的发展方向,视频监控作为其中的重要组件,发展空间也同样巨大。但是,安防和视频监控并不能替代智慧城市建设。”在他看来,在智慧城市的整体构想中,视频监控摄像头是城市的“眼睛”,起到80%以上的真实数据采集功能;但对于人体来说,眼睛”即使加上相应的视觉神经也只是完成图像处理,但并不能代替“大脑”进行思考和行动。也就是说,视频监控是城市智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感觉器官”,但并不能替代其他器官来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

从算法技术层面来看,当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花具有非常的进步空间。类比自动驾驶,不少科技公司将算法的精度划分为S1、S2、S3、S4四个等级。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摄像头智能视频分析中需要的人工干预程度来划分,S1级别的算法对应单个摄像头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S2级别的算法对应一百个摄像头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S3级别的算法代指区级地域摄像头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摄像头数量一般为千级;S4级别的算法则对应一个城市级别的摄像头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而在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算法精度大多还处于S1或者S2级别。

从实际落地程度来看,尽管雪亮工程首期建设正在接近尾声,中国城市已经部署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视频监控摄像头。但当下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呈现出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发展局面:从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出由东部大城市向中西部地区城市推广的趋势,在入选中国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和地区中,大多数分布在环渤海沿岸和长三角城市群。此外,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智能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城市,特别是在创新水平上,其他城市出现了明显的劣势,不利于可持续的智能城市建设。同时,中国所有城市之间在智能城市应用领域上表现出的参差不齐也较为严重。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