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WWW.37000cm.COM|创新 合作 共赢

icon
../../hdupf/gimg/202107/20210728090413_772665.png
icon

NEWS

新闻中心

新疆搭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助力管理信息化

作者:人民资讯 来源: 百家号 更新于:2021年07月21日 08时 阅读:0

“有了大数据平台,各种大气、水、企业排污数据都可以随时查到,工作起来方便多了。”日前,在审核一家企业报送的环评项目资质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一边打开新疆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查阅该企业排污情况,一边说。

环境信息化是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今年初,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提出“一体两翼三支撑”工作思路,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列入“三个支撑”重点内容之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实现数据与视频“双监控”

“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以前,对全疆污染源环境监管主要依靠日常的执法监测,但是新疆点多线长面广,执法人员少,无法满足监管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就提上了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与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刘忠瑞说。

2013年,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下属的自治区环境保护信息中心更名重组,成立了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与信息中心,职能也由此发生变化,在负责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重点污染源实施自动监控管理的职能。

从最初的在线数据监测,到如今的在线视频监控,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改造,污染源在线监测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新疆已对414家重点排污单位的主要排放物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火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和污水处理厂共158家重点排污单位接入重点污染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实时视频监控企业废水、废气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实现了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的数据与视频“双监控”。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诸如大气、水、土壤、污染物排放、机动车尾气等方面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监测系统,但是这些信息系统如一个个“信息孤岛”,互不兼容,不但查阅起来极不方便,更浪费大量资源。

为加强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充分发挥现有信息系统的协同作用,2019年,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与信息中心开始实施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一期项目建设。项目于去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年来,大数据平台建成了环境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打破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全区水、气、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等基础数据的集成融合、开放共享与统计分析,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数据库。”新疆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运维负责人黄超说。

接入16个重要业务系统数据

“可以看到,乌鲁木齐市全年主要污染物分别的比例,例如PM10、PM2.5,还有全年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曲线,今年和去年同期的对比等。”“各地的数据都有,这是今天巴州且末县的监测情况,主要是PM10的污染,说明今天有浮尘天气。”在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与信息中心,黄超指着大屏边演示边介绍说,目前这个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应用系统中各类数据的汇聚。

黄超口中提到的“汇聚”,是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一期项目的主要任务,也是一大特点。据介绍,目前新疆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共接入了16个重要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了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污染源企业、排污许可证、机动车尾气、环境执法、环评审批、核与辐射、危废固废等九大类3000余万条数据,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共享。

在此基础上,还建设了环境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实现了全区水、气、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等基础数据的集成融合与开放共享;建设了生态环境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对各类环境数据的共享管理与统计分析。

“生态环境数据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以前基于环境质量、环境执法、污染源监管等业务各自建设了一批信息系统,由于相互之间衔接不够,数据被锁定在各自的‘应用烟囱’里,形成了‘数据孤岛’。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汇聚,使各单位可以通过一个平台综合掌握各方面信息。”黄超介绍说,今后还将通过数据关联分析进一步挖掘各环境要素之间潜在的联系,进而实现数据的融合分析和深度挖掘。

“通过信息资源数字化、可视化,从空间、时间的多重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形成了蓝天保卫战、碧水行动、污染源监管、环境执法、机动车尾气、环境预警、排污权全业务监管等14个专题模块,实现了300余项关键指标的动态信息可视化展示。”刘忠瑞表示,可以说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一期建设,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数据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分析能力,为环境管理和决策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支撑。

建立大数据应用支撑模块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一期项目建设仅是新疆生态环境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十三五”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开发建设了覆盖生态环境管理、水环境监测管理、大气环境监测管理以及污染源监测管理等33个用于辅助业务工作的信息系统;环保业务专网已全面覆盖各地州、市、县级生态环境机构,并逐步向重点企业延伸。

“通过多年努力,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大部分重点业务工作均实现了信息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刘忠瑞介绍说。

如何进一步推进“十四五”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强化信息化对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刘忠瑞说,要建立统一管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新机制;全面推进环境数据资源整合汇聚和开放共享;持续推动生态环境管理、土壤污染防治、“三线一单”等重要系统开发建设,着力构建环境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的新格局。

“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高水平的‘武器’。”刘忠瑞说,“十四五”期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在一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二期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在决策分析领域的应用。

据介绍,二期项目建设重点将在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环境治理目标管控、污染源全生命周期协同监管、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一单”、排污许可综合监管与环境执法一体化等方面,建立大数据应用支撑模块,开展多维度、跨业务域、分层级的深度数据分析应用和专题展现,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撑,为新疆生态环境管理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

    XML 地图